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向全球,加拿大就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。
这个向来对美国亦步亦趋的邻国,竟在2025年4月带头起诉美国关税政策违宪,联合11个州发起国内抗议。
北美自贸区的铁杆盟友突然反目,揭开了这场贸易战最荒诞的序幕。
白宫最初设想的剧本本该完美无瑕:先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10%基准关税,再对逆差国加征差异化税率。
这套被称作“对等关税”的组合拳,在特朗普团队口中是重塑全球贸易秩序的利器。
可当34%的钢铁关税砸向欧盟时,德国车企的流水线直接停摆,法国红酒庄园里滞销的橡木桶堆积如山。
中国市场的反应更让华盛顿措手不及。
面对美国将输美商品平均税率推高至142.94%的极限施压,中方不仅将对美进口税率提升至125%,更突然宣布管制镓、锗等7种稀土出口。
全球90%的稀土加工产能握在手中,这招直击美国军工和新能源产业的命门,五角大楼的F-35生产线不得不按下暂停键。
盟友圈的崩塌比预想中来得更快。
日本没有如白宫期待的那样充当“模范小弟”,反而推出刺激内需的三板斧政策,企业融资规模扩大至万亿日元级别。
澳大利亚的矿产巨头们更用实际行动投票,2024年对华铁矿石出口量激增18%,西澳州的港口彻夜灯火通明。
欧洲的转变最具戏剧性。
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前脚刚结束访华行程,欧盟委员会就宣布年度峰会继续在北京举行。
布鲁塞尔的外交官们私下透露,绿色转型离不开中国的光伏板,人工智能竞赛更需要华为的5G基站,这些现实利益远比白宫的空头支票实在。
美国本土承受的反噬来得猝不及防。
华尔街的操盘手们目睹道琼斯指数单周暴跌5%,特斯拉墨西哥新厂的奠基仪式被迫延期。
中西部农业带的场景更令人揪心,爱荷华州的大豆堆积在谷仓发霉,蒙大拿的牧场主含泪宰杀无处可销的肉牛。
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决策者终于发现,19世纪的贸易战模板套不进21世纪的全球供应链。
当苹果公司80%的iPad产能依赖中国工厂,当沃尔玛货架上79%的日用品贴着“中国制造”标签,所谓产业回流成了空中楼阁。
财长贝森特递交辞呈时留下的警告仍在回荡:关税成本的90%最终由美国消费者买单。
这场关税战的荒诞高潮出现在教育领域。
美国教育部长在人工智能峰会上,将AI(Artificial Intelligence)全程念成“A1”,这个口误视频在TikTok播放量突破2亿次。
当草台班子遇上精密复杂的全球经济博弈,政策随意性带来的混乱远超预期。
国际贸易法庭的传票纷至沓来时,白宫的应对显得苍白无力。
185个被加征关税的经济体中,75个正在筹备反制措施,加拿大对美整车征收25%报复性关税的方案已进入立法程序。
曾经牢不可破的“价值观联盟”,在真金白银的损失面前土崩瓦解。
美国农民用拖拉机封锁州际公路的抗议画面,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特朗普在记者会上松口考虑下调对华关税时,背景里华尔街的欢呼声透着几分讽刺。
这场号称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的豪赌,最终验证了彼得森研究所的预言:中国损失的六成对美出口,完全能被内需市场消化。
关税战的硝烟尚未散尽,新的贸易格局已悄然成形。
中欧班列2024年开行量突破2万列,人民币在跨境结算中的占比攀升至7%,沙特对华石油交易八成改用人民币结算。
当美元霸权的根基开始松动,这场闹剧留给世界的,不仅是贸易数据的震荡,更是单极秩序终结的清晰信号。
